close

三更有夢書當枕《京華煙雲》(一)

2008/02/11 22:20

    

    小時候曾看過林語堂所著的京華煙雲,可能當時年紀還小,家中也沒有適合我當時年紀看的童書,只好聽從老爸的,可惜當我努力的讀完這本厚重的書後仍不知其意,只不過在我的閱讀紀錄裡多添一本而已。

    從小到大翻過的書不在少數,可惜都只是爲了看書而看書,根本不知道書中的內涵,甚至書中的內容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的消失遺忘。

    這幾天又重拾這本紅色燙金字的《京華煙雲》,以一種久違的奇妙心情來探訪她,多年之後的我,此時的心境早不若當年的純稚,而是以一種虔誠尊敬的態度來再次閱讀,我看書的速度非常慢,希望在開學前能看完。

………………..

    看了出版緣起我才知道原來這本書是林語堂先生的英文創作,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 ,漢譯名為「京華煙雲」或「瞬息京華」,這本描寫由庚子義和團起至全面抗戰政府西遷止,以其間四十年來的中國之政治、社會、思想、戰爭、生活為內容,也可以說以寥寥數筆把這四十年的中國勾勒出了個輪廓。

    林語堂先生的愛女林如斯寫了一篇關於「京華煙雲」,摘錄其中一段

    京華煙雲在實際上的貢獻,是介紹中國社會於西洋人。幾十本關係中國的書,不如一本道地中國書來得有效。關於中國的書猶如從門外伸頭探入中國社會,而描寫中國的書卻猶如請你進去,登堂入室,隨你東西散步,領賞景緻,叫你同中國人一起過日子,一起歡快,憤怒。

    然此小說實際上的貢獻是消極的,而文學上的貢獻卻是積極的。此書的最大優點不在性格描寫的生動,不在風景形容的宛然如在目前,不在心理描繪的巧妙,而是在其哲學意義。

    你一翻開來,起初覺得如奔濤,然後覺得幽妙,流動,其次覺得悲哀,最後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雲,到收場雷聲霹靂,偉大壯麗,攸然而止。留給讀者細嚼餘味,忽恍然大悟;何為人生,何為夢也。而我乃稱嘆叫絕也!未知他人讀畢有此感覺否?故此書非小說而已!或可說「浮生若夢」是此書之主旨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「浮生若夢」?是夢如人生?抑或人生如夢?這有點兒像我這幾天剛看的《枕中記》(黃梁一夢)了,我又想到莊周夢蝶,到底是莊周還是蝴蝶?

    教授說看他當蝴蝶的時間長還是當莊周的時間長,我卻認為是莊周也好,是蝴蝶也好,這一生讓它精采的過才是最重要的。

(本文部分字句摘錄自喜美出版社《京華煙雲》作者林語堂  譯者張振玉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沈芸 的頭像
    沈芸

    浮生若夢

    沈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